excel学习库

excel表格_excel函数公式大全_execl从入门到精通

国之重任—操作系统突围战

◆在网络信息产业中,芯片被比喻为心脏,操作系统则被比喻为灵魂,两者都关乎网络安全、信息安全。 最前延出品 中国芯片从设计、制造、再到集体的崛起,进步是众目昭彰,但毫不夸张地说,操作系统一直是国人的痛,也是建设网络强国最大的短板。 今天我们将在本文中深入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微软的发展史微软是如何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市场份额的?微软的狂热专注是如何差点毁掉这家公司的?微软是如何垄断中国市场的?中国该如何突破自主系统这一瓶颈?微软的发展史 微软从一家小打小闹、机会主义的创业公司一步步成长为全球企业软件巨头的旅程,这是一个关于野心、权力和傲慢的精彩故事。 就像硅谷的很多创业成功故事一样,微软的故事始于哈佛大学的宿舍。 1975年,22岁的计算机程序员保罗·艾伦因在哈佛广场的一个报摊上看到一篇关于世界第一台微机Altair 8800的报道,突发奇想的他要为Altair 8800开发与之相匹配的BASIC编程语言。于是艾伦找到了比尔盖茨并成功地说服他从哈佛辍学一起去追求他的商业理想。艾伦为Altair 8800提供一个专门的编译器降低了微型计算机的成本,从而使为这些机器开发商业软件变成一种可行的、盈利业务。同年,艾伦和盖茨联系了推出Altair 8800的MITS公司的创始人罗伯茨,通过现场展示,成功的让罗伯茨同意购买这个编译器。2月1日,艾伦和盖茨以3000美元的价格将编译器代码卖给了MITS公司,MITS同时还需要支付高达180000美元的专利使用费。 创办Micro-Soft 艾伦和盖茨在1976年正式注册了一家名为“Micro-Soft”的公司。到1976年底,Micro-Soft获得的营收超过1.6万美元,两年后的1978年,得益于Altair 8800的流行,Micro-Soft年营收突破100万美元,公司名称由Micro-Soft改为 Microsoft。 与 IBM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上达成合作,奠定了微软作为全球领先软件公司的地位 微软取得的真正重大突破并不是最初与MITS公司达成的合作,而是在1980年与IBM达成的一项类似合作,同年11月,微软敲定与 IBM 的合作时微软得到了由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开发的操作系统 QDOS 的授权,并支付了1万美元的专利授权费。 到了1981年,微软以5万美元的价格从将 QDOS(当时已重命名为86-DOS)从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彻底买了过来。之后微软迅速重新包装了86-DOS来用于和IBM的合作交易,86-DOS操作系统的名称也随之变成了MS-DOS。正是这次与 IBM 的合作让微软从一个小众软件开发公司变成一家家喻户晓的大公司。微软的重点还是在市场份额上,而非产品质量上 1983年,微软的营收超过5500万美元。与IBM的合作实际上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微软。在那时微软基本上开创并称霸了家庭计算软件市场。微软的“让每个家庭都有一台电脑”这个非官方企业理念由此而来。 然而,即便如此,微软的重点还是在市场份额上,而非产品质量上。 “如果你无法做出非常好的产品,至少让产品看起来很好。”——盖茨 1981年推出Microsoft Word、Windows 和 Excel 1985年,微软出了第一个零售版Windows 同年微软与IBM达成了另一项关键合作协议,即将MS-DOS作为IBM新一代个人电脑的默认操作系统。 时间来到了1997年,微软一路高歌猛进,营收超过110亿美元。另一方面,苹果却处境不佳,产品销售停滞不前,公司濒临破产。而后乔布斯的回归并宣布,微软已经承诺给苹果投资1.5亿美元,此举震惊科技界。 根据硅谷的传说,在苹果最黑暗的时刻,微软的投资“拯救”了苹果。 但很多人忘记或不知道的是,微软对苹果的投资是微软与苹果在QuickTime视频编解码器上存在的法律纠纷的直接结果这也是法院向微软提出的和解方案的一部分。正如微软面临的频繁的法庭争斗所显示的那样,微软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来控制不断增长的个人电脑市场,而微软为击垮所有竞争对手所做的一切有可能会毁掉整个公司。 2000年-2010年:重塑信任,微软进入鲍尔默时代 鲍尔默上位做了哪些事: 2001年推出 Xbox,进军视频游戏行业 2009推出 Bing,进入搜索引擎市场 推出了一系列严重失败的产品,包括 Zune 和Windows Vista 推出了一款灾难性硬件产品 Windows Phone Windows7 在经历了Vista的失败之后,微软在Windows上加大投入并发布了 Windows 7。在Windows Vista的大灾难之后,Windows 7可以说是微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2011年至今:从“带围墙的花园”到开源 到了2011年,微软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在21世纪前十年犯得众多产品错误除了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外,也让大家对史蒂夫鲍尔默的领导能力产生了怀疑。 微软进入纳德拉时代 任命纳德拉为微软CEO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微软这家公司。 实行“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 纳德拉在2013年宣布,微软将为苹果的iPad开发iOS版本的Office。这一声明是惊人的。 推出 Windows 10 微在软纳德拉领导下推出第一个重量级产品是2015年7月29日发布的Windows 10。重塑微软企业文化,与众多竞争对手冰释前嫌 从2015年Windows 10的发布到2018年,微软没有什么重大的举动,也没有发布过什么重磅产品,虽然微软在这段时间继续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领域进行投入。然而,纳德拉对微软企业文化的影响是整个公司都能看到和感受到的。 微软发展史上有诸多的转折点,但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像IBM、施乐和贝尔实验室这种少数硅谷先驱之外,很难想象有哪家公司对技术世界产生的影响会比微软更加深远、更持久。 看完这些,我们再来谈谈微软是如何垄断中国市场的? 早在1998年的时候,比尔盖茨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的时候就表示:中国人不爱花钱买软件,只要他们想偷我们的软件,那我们希望中国人这么做。 对,是盗版!在中国软件业刚起步的时候,90年代Windows在欧美卖1998元,而在中国只要5块钱一张光盘。微软想让windows系统成为中国最大的系统,在这之前就需要盗版帮忙铺路。 第一步:推广效果 微软抓住了中国人的心理,喜欢小便宜,所以放任盗版的存在,让盗版的windows系统先占有国内大部分市场。 第二步:控告 培养了用户习惯后,这个时候微软开始了他真正的第一步,控告网吧,要求所有网吧使用正版软件一套1700元,当所有客户都已经完全适应XP的时候,这时网吧能不听话吗? 第三步打击 打击当时的盗版厂家,接着便是XP正版认证。 第四步中断 这是微软在全球惯用的手段,2014年,以中国的盗版太严重为由要中断XP的服务,结果呢,政府出来买单(绑架模型,8亿计算机用户都成了他和中国政府谈判的筹码)。 第五步垄断 微软深知中国这片市场是块肥肉,相对于竞争对手,微软并没有过早的采取收费。微软用近20年的时间布局中国,忍受着低利润甚至赔钱的风险,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垄断地位。 我们在操作系统面前站不起来? 毫不夸张地说,操作系统是国人的痛,也是建设网络强国最大的短板。对于国家建设自主可控操作系统,大多数网友是冷嘲热讽,毫无信心!究其原因,理由也很简单。一方面,开发操作系统难度的确很大。其次,我们过去也满怀信心,耗费巨资,但是最终收效甚微,代价惨重,甚至爆出类似当年“汉芯”那样的中科红旗“丑闻”。 我国该如何突破这一瓶颈? 没有技术的独立,就没有产业的独立,也将制约经济发展的独立,而核心技术的获取只能依靠自主创新。 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勤劳有智慧的民族,但为何在诸多技术领域一直受制于人?这其中可能是囿于体制、机制等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操作系统最终是产业生态之战,这不仅仅需要带头企业及大量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深化市场化、同时应倡导开放式创新,对内进一步开放与对外开放同样重要。 对于政府 旨在营造创新的环境 保护知识产权 突破技术瓶颈应上升到国家战略 避免政府管理过度,管理过度必然扼杀创新 对于企业 应成为创新主体 要以创新为第一要务。 加强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 事实证明,传统科研机构和国企主导的模式,不问责的政府资金直接支持模式,都是不成功的。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在制度和产品方面采取双层模式。开放共赢是必须,寻求国际合作也是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集百家之长,建立在用户习惯的基础上,真正研发出符合国人的操作系统。 包容的心态,是中国的希望! 华为正是扮演这样的角色,华为始终发出相信客户、相信市场、相信开放、相信竞争,更相信公司的战略远见与定力的信号。中国华为是在3G、4G遥遥落后的情况下,通过超过10年的艰苦努力,在最不利的竞争环境下才获得了5G的领先优势。 自主系统背后的意义 网络信息产业中,芯片被比喻为心脏,操作系统则被比喻为灵魂,两者都关乎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除此之外操作系统更是是网络生态链,食物链的顶端。各应用软件必须在操作系统上运行。操作系统不仅仅是一家软件公司的事,而是全产业链共同的事。有好的系统但没有相关应用软件的配合就像是汽车没有了发动机,如同一堆废铜烂铁。 近几年,国际上通过网络和信息威胁国家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乌克兰就曾被名为“黑暗力量”的恶意病毒攻击,从致全国超一半地区停电,还有波及多国的“棱镜门”事件,甚至连伊朗的核设施都曾遭到过凶猛的网络攻击……因此核心技术不掌握,我们不仅会遭到生态链被人“卡脖子”,国家安全也会被人“卡脖子”。今天,鸿蒙(华为自主研发系统)的即将面世,但那些日以继夜的煎熬和当中所遇到的难题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在华为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下,可以预期国内其他有实力的科技企业也将迅速跟进。在移动市场立足后,国产系统即可向PC领域扩张。 无可否认的是,国产操作系统从“可用”到“好用”再到“都用”是我们必经的一个过程,这需要长期的“苦熬”,不能心存一丝侥幸。而自主系统的诞生,也将打破现有的操作系统体系,以另一种姿态崛起与国际巨头争雄。 PS: 最近有读者问我:如果白宫干预企业,下令要求微软关闭中国的电脑系统, 我们怎么办? 我一时惶恐不安,惶恐的原因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这类敏感问题。文字也有七情六欲,但不应该是煽动情绪,制造舆论。更多的是客观分析,传递给读者正确的价值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尽管我国和世界仍有差距,但需要完善的时间不会很长;而主动把垄断市场地位拱手相让,川普的闭关锁国必然会得不偿失! 当初,德国的疯狂,给了成就美国的机会。现在,川普的疯狂,给了成就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机会。 崇洋媚外一直是国人的劣根,但幸运的是,每当我们受到压迫,受到危难,举国上下总会展现出众志成城的决心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实现中国梦,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一直是我们坚定不摇的决心!中国不仅仅需要华为,更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投入到自主研发的行列中来! 向华为致敬!向身后一直默默为祖国付出的科研技术人才致敬! 黑暗降临,黎明之后,方显大国本色! End 资料整理:南都日报、华尔街日报、央视新闻,环球时报,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声明: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违法必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最前延”观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4年12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友情链接